外院学子专访“中国好人”张建平:探忆党媒初心,共话时代担当

发布时间:2025-07-10来源:外国语学院阅读次数:18 字体: 【

627日,外国语学院“薪火探忆实践团”走进蚌埠日报社,专访“中国好人”张建平。张建平现任蚌埠日报主任记者,先后荣获蚌埠市优秀志愿者、安徽省志愿服务优秀典型、第四届蚌埠市道德模范、“安徽好人”、“中国好人”等荣誉。

双肩担使命:党报人与公益人的双重坚守

谈及“资深党报编辑”与“中国好人”两种身份的融合,张建平认为两者核心都是“责任”。作为党报编辑,需坚守新闻真实性,传递党的声音、反映群众心声;“中国好人”则是对践行社会责任的认可。工作中,他以“好人”标准挖掘新闻中的真善美,让党报报道既有思想深度,又有人文温度。比如采写基层故事时,既关注事件,更展现普通人的善良坚韧,让正能量广泛传播。

见证蜕变:老工业城市的新生之路

对于蚌埠从“老工业基地”到“创新之城”的转变,张建平感慨颇深。他以兴面粉厂为例,回溯蚌埠工业往昔辉煌,他指出,老工业基地不仅为蚌埠奠定了坚实基础,更塑造了城市独特的工业文化与精神气质。如今,依托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,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焕发新生,新兴产业蓬勃兴起,这也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。

温情纪实:福利院探访中的新闻温度与人文关怀

“最难忘的,是跟着志愿者去福利院采访。”张建平神情凝重又带着温柔回忆道2003年刚入职蚌埠报社当记者的时光,与《淮河晨刊》团队走街串巷挖掘社会新闻,也由此与弱势群体结下不解之缘。当时,因光彩大市场拆迁,福利院儿童部临时搬到对面钓鱼台的民房。简陋环境与孩子们的处境,让他满心酸楚。“孩子们很少接触外界,看到志愿者兴奋又好奇,可我既心疼又同情,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。”

此后,他常去福利院帮忙。而其中一件事,更是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。他发现在院里小院子里,总有几个孩子在志愿者活动时独自待着。询问后得知,孩子们疑似患肝炎,因传染风险被隔离。他立刻联系医院安排检查,最终仅两三个孩子确诊,其余无恙。这一刻,他悬着的心落下,这段经历也让他更坚定用新闻守护社会温暖的信念。

守正创新:AI时代的新闻坚守

谈到大数据和 AI盛行的新媒体时代,张建平肯定了其给新闻行业带来的诸多便利。借助大数据,可以快速抓取热点信息、分析用户需求,为新闻选题提供精准方向;AI辅助信息核实、稿件撰写等工作,大幅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。然而,他着重强调,新闻工作者绝不能因此懈怠,无论技术如何发展,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始终是行业的生命线。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谨的态度,深入一线调查采访,多方核实信息来源,坚决杜绝虚假新闻,用专业与责任守护新闻的真实性,为受众提供值得信赖的内容。

寄语青年:在变革中坚守价值

访谈最后,张建平对新时代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。他鼓励青年们要珍惜当下的大好时光,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。在 AI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,要学会合理利用AI资源,将其作为提升学习与工作效率的有力工具,但同时也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,不被技术所左右。

探寻铅字背后的城市记忆,感悟新闻人的初心使命。通过专访,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了张建平对新闻事业的坚守、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未来,实践团成员必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,在学习与生活中积极践行所学所思,让青春在奉献与奋斗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(撰稿:梁梦瑶、王娜娜;编辑:王刚、毛星懿;审核:夏春晓、黄灿)


学校地址:仙豆棋牌
书记信箱:shuji@bbc.edu.cn     院长信箱:yuanzhang@bbc.edu.cn
联系电话:0552-3177257(学校办公室)    0552-3177008(招生办公室)
Copyright ?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?安徽?蚌埠 皖ICP备15002005号-4      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